企業名稱:柳州市魚峰區浙藝坊奇石館
聯系人:俞興有
手機:18878288885
郵箱:47023403@qq.com
地址:廣西省柳州市城中區柳柴文化產業園C區B棟16號
網址:www.yiteblog.cn
石頭應該是我們人類最早的勞動工具之一,也是審美對象之一。據歷史的考證,從猿人開始就已經與石頭有了實質性的使用和欣賞。可以說,石頭與我們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奇石賞玩進入最繁榮時代,我國各時期有哪些賞石文化特點?讓柳州奇石城來和大家了解一下。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爛燦歷史文化,與石頭有關的主要時期都有哪幾個呢?我們從有文字記載的這首《朝代歌》 里可以看出我國朝代的歷史演變和進程:“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那我們就從以下六個主要的時期闡述一下賞石文化各自的特點:
〔先秦時期〕
據歷史考證,東方賞石的文化發源地在中國。我們與石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上古神話的傳說時期,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明華夏民族與石頭的不解之緣。在猿人生存的原始社會中,石器是人類生活生產的主要工具,但由于社會進程的改變,金屬工具慢慢代替了石器,而石頭由生活實用性也逐漸向審美賞玩性改變。另據《山海經》及史料記載,我國商周時期,人們就已經進入到賞石的氛圍中,賞石文化逐漸產生了萌芽,且收藏與交易活動逐漸有了初型。
有被世界公認的我國的《山海經》著作,記載著世界上最早對礦物性質的珍貴文獻和春秋戰國時期所提到的各地產生的各種奇石異事,故在春秋戰國時期,石頭的神話色彩和實用性逐漸褪去,慢慢成為了人們所欣賞的對象。所以說,石頭從遠古時代走來,在春秋戰國時代演變發展后埋上了賞石文化的種子。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的大中國得到了首次意義上的大一統,有了綜合相當的國力,據史料記載,在這個時期,賞石、玩石行為在皇家園林或上層人士中已經風行。我們的萬里長城,就是石頭和磚頭的完美藝術的浩大工程,在這個時期,石雕藝術也得到實踐和體現。而到了東漢中晚期,佛教從印度引入中國,融入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這時的賞石風潮依然僅現于皇家貴族。受佛教的影響,此時出現了我們賞石文化的“禪石”文化。禪石是賞石的一種意境,這也是我們現代賞石五要素中的所提到的“韻”。
〔魏晉及南北朝時期〕
我們追溯到戰亂不斷的魏晉以及南北朝時代,任何一個時代只要經歷不斷的戰爭,社會上的經濟一定將受到強烈的沖擊。這個時代好多皇室貴族,文人學士個人無力抗爭現實環境,紛紛歸避山林,在這個大環境下,奇石逐漸脫離了大型園林擺設和石雕的局限,慢慢成為了人們在山林野趣間的獨立觀賞對象。
這個時期的戰亂,促使了民間個人賞石玩石的風潮,為了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規避, 人們開始了在大自然中尋趣,奇石正好是一個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的切入點。當時的陶淵明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賞石、藏石家。
所以我們可以分析的認為,南北朝晚期,真正意義上的奇石收藏漸漸興起,開啟了我國賞石文化的新時代。
〔隋唐時期〕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隋唐時期應該是我國封建制度最繁盛的時代,在這種制度里,為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溫床,也為我國的賞石文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在這個時期里,賞石文化更多的滲透到了民間大眾群體,賞石不再僅僅是皇家貴族們專好,民間群體也逐漸跟上本時代盛行的步伐,一些石雕石刻及天然奇石已進入到平民百姓家中。
在這個時期,更是出現了大量的文人雅士,他們詠詩作對,也理所當然的愛上了奇石這種大自然的天工巧作。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就是其中一位賞石愛好者,在這里不得不提的是與李白同行的白居易,正是由于其對我國太湖石進行了分級以及賞石理論的專著,為我國開創了奇石分級的先河,并使太湖石名揚天下。
在這個時期里,文人雅士們評石賞石尉然成風,贊石盛石詩文大量出現,一批批賞石名家參與賞石文化活動,為我國賞石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宋元明清時期〕
兩宋時期延續了隋唐的繁榮,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賞石文化在繼承的前提下,更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高潮,最著名的愛石成癡的“米芾拜石”就是這個時代的故事,至今還為賞石愛好者們津津樂道。
如果說,最早提出賞石標準的是隋唐時期的白居易,那真正確立標準的就是這位宋代的書法名家米芾先生,他所創立的仍被現在沿用的“瘦、透、漏、皺”賞石標準。從這以后,奇石有了明確的鑒賞標準,根據這一標準,出現了相當的賞石專著和畫作,為后期的明清時期賞石文化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但在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漢族文化基本停滯。
到了明清時期,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賞石文化又得到恢復了發展,在這一時期里,很多新發現的奇石被發掘,一些民間的買賣奇石的市場也形成。
〔近現代時期〕
近現代時期八哥認為是我國奇石賞石文化的第三個鼎盛期。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來,我國的經濟等綜合國力不斷加強,這為奇石賞玩者們提供了很好的物質條件,可以說,如果沒有經濟作支撐,沒有一個安定團結的社會氛圍,是無法讓人們平心靜氣以及保持愉悅的賞玩群體的。
在這個時期,以中國觀賞石協會為首的各地觀賞石協會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可以說,目前只要在有奇石資源的縣市或者鎮鄉一級的區域內,都有有關奇石活動的協會組織,奇石協會會員也不斷得到增加。
各種有關以奇石為主的奇石博覽會、奇石文化展在近十來年時間越來越頻繁、活動越來越活躍,交易量也在節節走高。
正因為有了安定繁榮的社會環境,奇石文化已在普通百姓群體中得到發揚和認可,這是一個以往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時代,據中國觀賞石協會統計,我國目前有關奇石領域文化的人員已達四千余萬。拾石、賞石、玩石已成為部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一可必不可少的健康活動。
各個石種的不斷發掘、賞玩方式的多樣化,給奇石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賞石文化思潮空前,在我國古代的“瘦、透、漏、皺”賞石標準和賞石理念下,又增加了“形、質、色、紋、韻”的賞石新標準和新理念。各種賞石專著和賞石理論文章讓賞石的文化得到不斷的傳承和發揚。
〔總結〕
柳州奇石文化經過歷史的變遷,逐步發展至目前最繁榮的時代,體現以及見證了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強盛,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環境,才是賞玩奇石群體的最好保障,這也正是柳州奇石市場得到良好傳承以及不斷發揚的原因所在。
聯系地址:廣西省柳州市城中區柳柴文化產業園C區B棟16號
聯系電話:18878288885
聯系郵箱:47023403@qq.com
網址:www.yiteblo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