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柳州市魚峰區浙藝坊奇石館
聯系人:俞興有
手機:18878288885
郵箱:47023403@qq.com
地址:廣西省柳州市城中區柳柴文化產業園C區B棟16號
網址:www.yiteblog.cn
上周日,周堅向記者展示了家中收藏的各類礦物晶體。他介紹,礦物晶體種類很多,因為純天然不可再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科普價值。
2010年夏天,周堅就和另外4名石友相約到克里米亞地區尋找一種雙蛤類礦化石。在網上,周堅和石友查閱到,當地富饒的鐵礦地層和沿海的沼澤環境,孕育了很多蛤化石共生藍鐵礦。一行人從北京乘飛機抵達烏克蘭,轉機到克里米亞,并雇傭了一名當地導游,根據網上查閱的地名,順利找到了當地刻赤半島費奧多西灣。周堅介紹,當他挖出一塊貝殼化石,切開發現里面就是漂亮的礦物晶體,異常興奮。
發育精美的礦物晶體,要在晶洞裂隙中才有可能找到,因為這些礦物晶體需要受到溫度、壓力、流體和洞壁圍巖等諸多影響才能形成,為了采集到精美的礦物晶體,周堅曾兼職做礦工,深入幾百米的礦井下挖礦。
2014年,周堅為了采集一種精美的方解石,到湖南郴州找到了柳州玉石當地一個礦冶企業。當地的礦冶企業管理嚴格,周堅輾轉通過熟人,進入礦區兼職,穿上了礦工的衣服,和其他工友一起采挖礦石,順便尋找自己想要的礦物晶體,幾天后終于找到。
礦晶體采集存法律盲區
在國內礦物晶體的圈子里,周堅常常用網名“冷黑”與石友交流,有時也出售一些自己收藏的礦物晶體,但更多的是通過交換互通有無。周堅介紹,作為近幾年在國內流行起來的收藏品,礦物晶體的專業收藏者不過幾百人,其中不乏惡意倒賣,謀求經濟利益的人。
湖北省地礦局地質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紅軍介紹,與珠寶、化石、礦產不同,對于民間的礦物晶體的采集和交易,我國尚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湖北大冶的方解石、孔雀石、紫水晶等礦物晶體,近年來隨著礦產開采帶出地表,又通過民間交易大量流失,這些礦物晶體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礦冶科普的Z好標本,很多本土珍寶已經流向海外,子孫后代恐難再見,這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
聯系地址:廣西省柳州市城中區柳柴文化產業園C區B棟16號
聯系電話:18878288885
聯系郵箱:47023403@qq.com
網址:www.yiteblog.cn